日前,民政部與中央政法委等10個部門聯合印發《關于開展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的指導意見》,要求面向獨居、空巢、留守、失能、重殘、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開展探訪關愛服務,并于明年年底前基本建立特殊困難老年人探訪關愛服務機制,到2025年年底確保特殊困難老年人月探訪率達100%。

北京順義旺泉街道宏城花園社區動員樓門長、在職黨員為社區失能、獨居等特殊人群分班服務,做到“日見面”。圖據順義發布
確保老年人老有所養、老有所依、老有所安、老有所樂,是一件極為重要的民生大事。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加深,各類養老矛盾日益突出,而獨居、空巢、留守、失能、重殘、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群體尤其令人擔心。有的老人生活難以自理,有的老人求醫問藥不便,更不用說長期無人陪伴而導致的精神孤獨。還有一些老人,對家庭房屋和水電氣暖設施設備存在的安全隱患等難以覺察,亟待有人定期上門排查隱患。
怎樣對待老人,可見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;如何對待特殊困難老人,可見一個社會的溫度。全國范圍內的困難老人數量規模龐大,如北京市就有22萬余名重度失能失智老年人。十年來,我國不斷強化困難老年人兜底保障,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高齡、失能等困難老年人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;各地紛紛出臺政策,幫扶困難老人。但也要看到,如果對接機制不夠完善,一些特殊困難老人可能不清楚國家都有哪些惠老政策,社區對一些老人的實際困難也了解不夠。
特殊困難老年人定期探訪機制的推出,就是要把政策溫暖送到老人身邊,同時充分了解老人的實際訴求。既給老人實打實地解決困難,也能給他們精神上以莫大安慰??梢哉f,每一次探訪,都能體現政府的尊老誠意,體現社會的敬老善意。事實上,不少地方已經在做這樣的嘗試,及時排除了特殊困難老人家中煤氣電路等存在的安全隱患,甚至在關鍵時刻挽救了老人的生命。將特殊困難老人納入基層網格化管理,進行定期探訪,是國家關愛特殊困難老年人的具體體現,也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有效舉措。
人都有變老的一天,也難免會成為特殊困難老人的一員,因而調動更為廣泛的力量參與這一行動,不僅是行之有效的助老之舉,也有助于全社會形成關愛特殊困難老人的氛圍。指導意見中提出,在采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,通過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服務設施網絡開展探訪關愛服務的基礎上,要形成群眾性自治組織、基層老年協會、業主委員會、網格員、家庭醫生、養老服務人員、社會工作者、志愿者、老黨員、低齡健康老年人、親屬鄰里等共同參與的探訪關愛力量。
全社會一起行動,是給困難老人最暖心的“見面禮”。因為每一次探訪,每一份關愛,都會讓特殊困難老人生活好一點,幸福多一點。
幸福老年養老網 m.hlyxxhg.com |
作者: 文章來源: 北京晚報
版權聲明: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不代表幸福老年養老網觀點和立場。
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,不擁有所有權,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。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/違法違規的內容,請發送郵件至 shayyl@qq.com 舉報,一經查實,本站將立刻刪除。